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病毒起源是什么?曾删除华南海鲜市场早期研究数据?中疾控还原真相

大河报 2023-06-14

4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新冠溯源研究情况。


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

会上,有记者提问,中方科学家、专家认为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周蕾介绍,在第一阶段的联合研究过程当中就已经得到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充分展示在我们当时和世卫组织联合发布的联合研究报告里,结论认为,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的可能性是“可能到比较可能”,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我们认为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通过冷链的引入是“可能”的,通过实验室引入我们当时的研究判断是“极不可能”的。


华南海鲜市场研究存在删除数据传闻?

中疾控:中方团队未删除数据
有外媒报道,中国疾控中心作者团队在关于华南海鲜市场早期研究数据的文章论文投稿过程中,曾将上传至GISAID平台上的数据删除。对此,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发布会上回应,数据释放系GISAID工作人员“误操作”所致,中方团队及平台均未删除数据,中方希望GISAID的平台工作人员对媒体、对世卫组织说明并澄清此事,还原事情真相。

沈洪兵介绍,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团队于2022年2月投稿了一篇论文初稿到《Nature》杂志,在论文投稿和返修过程中,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专家团队按照国际上科学论文发表的惯例,在GISAID的数据共享平台上传了论文相关的原始数据,仅用于杂志审稿人评审访问,并与杂志和数据库约定,在文章正式发表后对外公开释放数据数据及访问链接一直存在,没有删除
2023年3月11日,作者团队发现上传至GISAID平台上的数据在文章尚未发表、团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被GISAID数据库工作人员提前释放。团队的工作人员随即通过电话向GISAID平台询问了解情况,平台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数据释放是GISAID工作人员“误操作”所致,平台随即关闭了数据共享,但数据仍保留在平台上,我们团队及平台均没有删除数据,用于杂志评审的数据访问链接也一直都在。作者团队上传数据的操作符合国际惯例,中方希望GISAID的平台工作人员对媒体、对世卫组织说明并澄清此事,还原事情真相。
“目前该论文的最新版本于4月5日已经在《Nature》杂志正式在线发表,所有的原始数据也已经在国际和我国的四个数据库同步释放。”沈洪兵说。


为何中方至今才分享在武汉收集的病毒数据?

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表示,新冠病毒的研究需要时间过程,投稿同样需要过程,中方不存在有意推迟或者延迟释放数据。
沈洪兵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和中方联合专家组在2021年1月至2月联合溯源,提到了华南海鲜市场相关的研究,流行病学专家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也提出了后阶段的相关建议,针对环境样本中发现的70多例PCR阳性感染样本,根据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建议。所以中国疾控中心的科学家针对世卫组织溯源报告提出的建议,开展了系列的后续研究。后续的分析结果,华南海鲜市场内环境样本中的DNA条码数据并不能对新冠溯源提供任何新的线索。
2022年2月,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将华南海鲜市场的数据和DNA条码数据总结成科学论文,投稿《Nature》杂志进行同行评议,通过预印本平台进行公开,并按照国际惯例将原始数据上传至GISAID平台。目前相关数据已在国内外四个数据库同步释放,论文已经在《Nature》杂志正式发表。“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需要有一个时间阶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后续研究的建议,中国科学家做了相关的进一步分析,投稿有一个过程,预印本已经发表,后面的数据也会公开释放,所以不存在我们有意要推迟或者延迟释放数据。”沈洪兵说。
第一阶段联合研究报告发布以后,中国科学家进一步开展了大量的新冠溯源相关工作,有关研究成果也已及时公开发表。比如对武汉2019年下半年献血者的新冠血清学检测显示没有新冠感染,已经发布在《Protein&Cell》杂志,对中国境内17000多只蝙蝠的病毒谱研究也没有发现新冠及其相关冠状病毒序列,也已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杂志。到目前为止,中方已经与国际同行分享了我们拥有的研究成果和数据。


——————————————

来源:北京日报、央视网

编辑:王利红

校对:王玮
审核:游晓鹏

郑州重点学区小户型超2万元/㎡,办证勿找黄牛

注意绕行!本周末,郑州这里临时交通管制

我姓“石”,向全河南人道歉!!

求助?爆料!

关注大河报视频号

私信我们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报报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